4月29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教育处处长潘思纳,教育项目官员王超,教育顾问尹佳等一行4人访问我院,院长闫寒冰、副院长吴德芳,以及研发部、教师培训一部的相关负责人参与了接待。双方就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育公平等话题展开讨论。 会议伊始,闫寒冰首先代表学院欢迎潘思纳处长一行的到来,她表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直致力于维护中国儿童的权利和福祉,重点关注农村偏远地区,对中国的教育公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潘思纳也对我院在儿基会“创新性教学与教师培训项目”上的大力支持表达了感谢,他认为双方前期的项目合作非常成功,希望在新的周期内借助学院在教师教育领域的优势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闫寒冰详细介绍了“国家级教师培训管理者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概况及重点工作。她指出中心以推动国家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旨向,致力于教师培训的专业研究与实践。结合前期的研究,中心近几年的工作重点是通过制定能力标准、提供规范化培训等方式带动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的专业化发展。潘思纳高度认同以能力发展为先的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思路,同时针对机构的评价与激励主体、引领型优秀教师的培养机制、贫困地区教师发展机构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信息化促进新时代基础教育公平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一直是儿基会重点关注的领域,因此会议的第二项议程闫寒冰详细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信息化促进新时代基础教育公平”的研究情况。她认为教育公平不能仅局限于消除薄弱、追求均衡的低位公平,也不能局限于选择多元、追求优质的中位公平,而更应追求表现灵活、追求能力提升的高位公平。同时还邀请相关负责人通过在线会议方式分别介绍了“双师课堂”“我是小讲师”“统整项目课程”三个典型案例,以及“创新型学习项目群”的策划思路。这些案例均是信息化促进教育高位公平的成功实践,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潘思纳及其同事对这些实践案例给予了高度评价,双方就“双师课堂”“项目学习”的模式和细节展开了讨论。
潘思纳指出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开放教育学院)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方面有着共同的愿景,因此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他们将会尽快梳理此行的收获,形成后续的合作意向与计划。闫寒冰也表示本次会晤是双方的一次亲密接触,期待通过深度研讨、优势互融,开展长期合作,共同推动教师培训优质项目的开展。
上海市“空中课堂”资源的应用4月29日下午,儿基会教育处一行在吴德芳的陪同下来到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学校进行考察。洵阳中学教师陈如琪、曹杨二中附属学校副校长宗华、数学教研组负责人刘晓敏分别从区域、学校及学科教研组的角度详细介绍了“空中课堂”资源在不同层面的使用情况。“空中课堂”作为优质课程资源一方面满足了疫情期在线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于区域均衡发展、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薄弱学校信心增强等方面也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激发了后疫情时期在个性辅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备课模式等方面的教学创新。上海市“空中课堂”资源应用的案例作为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可借鉴的一种模式,也带给儿基会教育处官员诸多启发。
文|吴昭 图|韦敏 来源|学院办公室 编辑|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