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9日上午,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林晓东教授在开放教育学院105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做了一场生动的学术报告,主题为“激发弱势群体学生的科学学习动机”。
林晓东教授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创新教育科学亚洲中心主任,中国教育部教育咨询专家。博士论文曾被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评为1994年度最佳博士研究论文,并荣获美国教育研究学会(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最佳研究奖。1999年荣获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斯宾塞基金会博士后学者,2003年被评为卡内基学者。2014年7月被我校聘为“紫江学者讲座教授”, 报告开始前,由我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任友群教授为其颁发聘书。
林晓东教授在本场报告《激发弱势群体学生的科学学习动机》(Motivating Minority Students to learn Science)介绍了她最新的研究发现,是她领衔的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50万美元资助的研究课题之一。 “我们的假设是学生对成功或失败的归因、对努力与成就的认同感、对偶像的选择等可能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因素之一”林晓东在报告上谈到,“有些学生认为只有天才才干得了科学研究, 天才不用很努力,就能解决那些难题”这些对天才的误解、对后天努力忽视造成了一些孩子缺乏学习动力。林晓东教授及其团队通过在西藏及美国等地的学校调研,发现“让学生学习名人偶像通过不断努力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在报告会上,林晓东教授还用风趣的语调谈到了她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失败,鼓舞在场师生不要惧怕失败,要在努力与失败的尝试中发现价值。据悉,她曾在最近一次的美国教育研究学会上发表同主题报告,并吸引众多业界人士的关注。相关研究即将发表在《美国教育心理杂志》。
本次报告由开放教育学院院长祝智庭教授主持,开放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万明霞、副院长闫寒冰、以及教育信息技术学习系及开放教育学院的众多师生参与了本次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