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科研 返回
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来凤琪教授在我院进行系列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7-11-29     作者:wapdmin 访问量:16240

       来凤琪教授现任职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是该校Bayh教育学院课程教学与媒体技术系教授,教育技术学专业导师。1997年取得美国普渡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目前的研究领域包括面对面及在线学习环境中的有效教学设计;技术整合教学与培训等。来凤琪教授曾获得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颁发的2014年度主席奖、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授予的Reitzel教员研究奖(2012-2013)等多个奖项,出版专著10余本、发表国际学术论文50余篇。近年来,来凤琪教授致力于推进中美院校教育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她的推动和努力下,华东师范大学承办了2015年度美国教育技术传播协会暑期研讨会,促进了我校学者与该领域国际知名学者的学术对话与交流合作。2015年9月-10月,来凤琪教授在开放教育学院进行了四个半天的系列学术讲座与科研辅导,学院科研人员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与了这一系列的科研学习与交流活动。  

       在这四次系列讲座中,来老师结合自己发表的研究论文和其他相关资料,具体、详细地阐释了定量、定性与混合式研究的异同,带着大家细致分析了真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案例研究的范文,让在座师生真正理解了何谓真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和案例研究,以及如何把研究的过程和结论以论文方式呈现。在课堂交流中,学院老师讲述了自己正在做或打算做的研究设计与思路,来老师从研究问题的聚焦、研究方法的适切性、具体研究设计步骤等方面进行了非常有针对性的点评与指导。  

       来凤琪教授在讲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担任杂志评审专家的经验、尤其是自己作为作者与评审者之间交流互动的经验、注意事项等等,让我们领略了西方科研界对研究程序的严谨与对研究伦理的关注。比如,来教授向在座师生介绍了文章评价指南,阐述了文章评价的9条评价标准和注意事项,特别提醒大家用语要易懂简洁、不要绝对化,建议大家如果写作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要太纠结而是要及时调整和纠正。还有与文章评审者对话时,尤其当评审者有否定性意见时,一定要语气平和、尊重对方、有理有据地进行论辩。来教授还借助华人学术圈里就华南师大心理团队关于幸福指数的一项研究的相关争论来进行分析,指出学术研究要遵循科学态度,不要以个人好恶轻易作出肤浅甚至歪曲的结论和评判。还有,一次课上,来教授本打算分发元分析和相关分析方面的论文给大家阅读和讨论,后来因为文章上注明仅限于个人使用而放弃使用这些材料进行课堂讨论,换做来教授自己的相关资料与在座师生展开研讨分享。  

       来凤琪教授的系列学术报告深入浅出,内容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研究实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在系列讲座期间,她还为我单位3位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论文写作指导,极大增强了我院科研团队进行英文论文写作的勇气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