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启动实施的第五年,我校开放教育学院作为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秘书处,继续承担着该项目管理者高研班的组织与实施工作。2017年9月19日——2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分两期举办了 “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管理高级研修班”,来自全国32个省市近400名管理者参加了本次研修。
9月25日上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张春柳老师亲临研修现场,指出教育信息化除了需要信息化硬件设备,更需要广大具有信息化素养、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因此在教育信息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张春柳老师代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向各省市工程办提出了以下几点希望。第一:深入调研,了解需求;第二:直面问题,思考对策;第三: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第四:加强沟通,共同促进,上下联动,左右联系。9月25日晚上,张春柳老师抽选了10个省市的代表,召开了能力提升工程工作实施调研会,会上就能力提升工程目前的进展情况、遇到的困难以及需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从哪些方面进行支持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张春柳
今年是能力提升工程收官之年,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因为课程改革深化、社会发展的原因挑战加剧,同时从各省实施成效来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更需要长效机制的支持,此外,信息技术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意义更为凸显。基于此,为帮助各地工程管理者了解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养的前沿,同时立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本次研修内容分为“信息化前沿”、“能力提升工程优秀实践案例”、“优秀信息化学校案例”、“校本研修的设计与组织”、“能力提升工程课程资源展示”、“STEM课程体验”、“小组讨论及成果汇报”等模块。
在“信息化前沿”模块,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闫寒冰教授分别作了《智慧教育精解》和《能力提升——新节点上的新思考》的报告。祝教授从深度理解智慧教育的概念、智慧教育环境建设研究、构建生态化的智慧课堂、智慧教育带来的新挑战四个方面对智慧教育进行了深度解读;闫教授对新节点能力提升工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主要从愿景驱动法的校本研修的绩效学习,基于微认证的真实情境中的学习、个性、灵活、开放的学习,基于优质课评价工具5+2的真实数据的发展评估这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闫寒冰教授
在“能力提升工程优秀实践”模块,湖南省、宁夏吴忠市、山西盂县、云南镇雄县分别展示了当地各具特色的能力提升工程实践。在“信息化学校案例”模块,河南鹤壁科达浚县中学、上海市卢湾区第一小学和上海市宜川中学带来了智慧教育方面的优秀案例。在“校本研修的设计与组织”模块,山东青岛第三十九中学、河南郑州二中、上海青浦教师进修学院和江西上饶逸夫小学四个单位分享了极具本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方式。
在“机构资源展示”模块,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电视台、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教师研修网、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七家教育部能力提升工程资源建设参与单位带来了他们在能力提升工程资源建设方面的成果展示。
在“STEM课程体验”模块,分为同理心地图、小说工程、A4纸的秘密和乐高WeDo2.0四个课程模块,分别由我院闫寒冰教授、魏非博士、吴昭老师和刘齐老师主讲。同理心地图课程重点介绍设计思维;小说工程课程是一种整合工程与读写的教学方法;A4纸的秘密课程以国际先进的STEAM教育理念作为课程主线,锻炼学生短时间内的创造力思维能力;乐高WeDo2.0课程通过乐高模型和简单的程序编写,鼓励和激发学生对科学、工程以及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对于四个STEM课程体验,每个学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员普遍反映对这样的课程兴致高,能够充分感受到STEM课程对课堂带来的活力。
在“小组讨论”环节,各省基于能力提升工程的问题与经验对如何继续推进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包括实施路径、策略以及长效机制的建立等。在 “总结”模块,华东师范大学闫寒冰教授、魏非博士总结了本次培训,并对继续展开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提出了期望。
文|王真玲 图|王真玲 来源|教师培训部 编辑|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