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返回
探索AI+教育新未来!华东师大在职课程研修班 跨专业选修课《数智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07-11     作者: 访问量:12

当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叩响教育之门,教师如何主动拥抱变革,解锁育人新范式?2025年7月7日至8日,华东师范大学在职课程研修班跨专业选修课《数智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创新》给出了精彩答案。近百名在职课程研修班学员齐聚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217机房,踏上了一场聚焦前沿、注重实战数智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创新的探索之旅。

11.jpg

  本次跨专业选修课《数智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创新》,由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院长、教育技术学博士、教授、博导闫寒冰,教师培训部主任、课程与教学论博士、教授、博导李宝敏,研发部主任吴昭,数字化资源与环境开发中心副主任赵娜共同打造。

22.png

   闫寒冰带来了 “数智赋能育人模式变革” 的主题课程。她深入剖析了数智技术如何重塑传统育人模式,通过大量实际案例,展示了数智技术在教学方法创新、学生个性化培养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她深刻指出,教师需警惕“有成果,无成长”的陷阱,强调人机协同是未来发展方向,应将育人重心锚定在学生核心素养上,构建常态化的数智教学模式。闫寒冰建议学员,作为教师应学习如何利用GenAI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核心素养分解、情境与任务创设,通过“模型-提示语”实操,掌握利用GenAI优化教学目标、设计核心问题及表现性任务的方法,用流程化思维分析自己的工作,让GenAI真正融入日常备课。

33.png

赵娜:GenAI 赋能学习资源开发

  赵娜以“GenAI赋能学习资源开发”为主题授课。她详细讲解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学习资源创作中的应用,介绍GenAI如何快速生成高质量的教学资料、学习课件等,为学员提供了新的学习资源开发思路。课程中,学员积极参与互动,尝试运用GenAI进行简单的学习资源创作,探索GenAI如何高效生成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文本、图片、视频、PPT)并构建智能学习环境。赵娜师指出,向GenAI有效提问是高效运用GenAI的重要因素,同时指导学员进行AI教学智能体的初步搭建。最后,赵娜建议学员与大模型密切配合,反思自身专业能力,让大模型助力职业发展。

44.png

李宝敏:GenAI 赋能教育评价

李宝敏围绕“GenAI赋能教育评价”展开授课。她指出传统教育评价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而GenAI能够实现更加全面、客观、精准的教育评价。她分享了GenAI在学生学业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案例,让学员对教育评价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学员学习利用GenAI实现评价的高效化与精准化,涵盖智能评价工具开发、成绩快速分析、学习行为精准诊断及个性化反馈生成。李宝敏建议学员把日常工作的需求精炼成精准的提示词,在工作中实现人机协作人人协作

 55.png

吴昭:教育智能体的创新应用

  吴昭带来“教育智能体的创新应用”课程。他介绍了教育智能体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场景,展示了教育智能体如何辅助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课程聚焦实战,指导学员根据实际教学与管理需求(如班级管理、学科教学、会议记录),利用“豆包”创建自己的智能体辅助教学,利用“扣子”平台创建工作流,开发个性化GenAI教学智能体。学员通过知识库优化与工作流设计,显著提升了智能体的精准度与实用性。


此次课程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互动环节精彩纷呈,为学员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经过两天密集而充实的学习与实践,学员们不仅掌握了GenAI的核心应用技能,更亲自动手开发出创新的教学资源和工具。结课时,学员们纷纷表示课程很有意思,受益匪浅,对教育领域的数智化发展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华东师范大学在职课程研修班《数智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创新》课程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学员们在课程中了解到,数智技术不仅是教学工具的升级,更是教育理念育人方式的深刻变革,也为推动数智时代的教育教学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