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华东师范大学县中托管帮扶项目学校高中教师新高考适应能力提升项目启动会线上开展。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发展部副部长周赛君、华东师大四所托管帮扶县中学校管理团队及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吴德芳主持。
周赛君在致辞中表示,办好县中对提升县域的基础教育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结合、更好服务国家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她回顾了学校前期对口帮扶县中的诸多举措及取得的成效,并希望四所县中在项目实施中与专家团队紧密沟通、有效协同,助力县中振兴发展。
四川省阆中中学党委书记师廷成作为项目校代表发言,对华东师范大学的精心规划、长期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在新高考新教材的背景下,吃透政策精神、把握改革方向、洞察核心问题至关重要,参训教师一定会珍惜学习机会,提高思想认识,全面提升新高考适应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教师王筱解读了项目方案。该项目以高质量育人为指向,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题,以破解新高考问题为任务,融合网络研修、专家送教、校本实践等形式,构建了“明不足”“学课程”“研问题”“行实践”“展成果”五个研修阶段,通过学中思、学中研、做中学,实现教学教研双线驱动,切实提高县中教师教学能力,促动县中教研机制创新变革。
会上,聚焦课例研究、课堂优化,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安桂清做了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的报告。她基于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的内涵界定、实践模型,分享了课例研究的基本方法,细致剖析了确立研究主题、规划教学设计、实施课堂观察、开展课后研讨、课例研究报告撰写等关键环节,指出课程视角下,课例研究的深化将带来研究组织的重构、操作路径的跃迁以及研究功能的升级。
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旨在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更好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华东师范大学作为“县中托管帮扶工程”的承担单位,主动对接青海三江源民族中学、西藏日喀则市拉孜高级中学、江西省鄱阳中学和四川省阆中中学四所高中开展教育帮扶工作。两年多来,华东师大通过组织跟岗研修、共享优质资源、开展支教活动、合作教研指导、促进校际交流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此次,为四所县中量身订制的新高考适应能力提升项目由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承办,为期六个月,将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体研修与自主选学相结合的方式,致力于提升县中教师教学教研能力以及新高考适应能力,将县中托管帮扶工作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