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返回
“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管理者高级研修班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5-09-29     作者:管理员 访问量:306

为做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实施工作,提高地市管理者专项能力,打造能力提升工程管理者队伍,在教师工作司的领导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以下简称“工程办”)于2015年9月11日-9月20日分两期在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管理者高级研修班”。来自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工作的地市管理人员(479人)、国际国内合作项目负责人(8人次)、专家领导(23人次)共计510人参加了本次高研班,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培训处王炳明副处长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

本次研修内容分为“政策解读与区域发展展望”、“能力提升工程案例分享”、“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专题”、“校本研修与课程研发”、“推进项目融合”和“各地市案例分组展示与交流”六个模块。

在“政策解读与区域发展展望”模块,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培训处王炳明副处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副主任任友群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闫寒冰教分别作了《教师培训形势与下一步工作思路》、《互联网+师训》、《能力提升工程解读及常见问题分析》的报告。

在“能力提升工程案例分享”模块,山东、吉林、上海、重庆等教育管理者分享了教师培训的优秀案例。在“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专题”模块,邀请了上海古美中学、嘉定实验小学等一线学校校长分享了学校信息技术实践经验,华东师范大学李锋老师介绍了学校“创客教育”的实施路径。在“校本研修及课程研发专题”模块中,邀请了亚洲企业大学联合会阎晓珍博士介绍了企业大学的培训案例;上海梅陇中学乔慧芳校长从“教育数据”的维度与大家分享了校本研修经验;华东师范大学闫寒冰教授作了“面向教师培训的微课程研发”的专题讲座,分析了微课程研发特征,讲解了微课程的开发方法与过程。

在“推进项目融合”模块,国际国内合作项目机构英特尔、微软、乐高和中国移动项目负责人分别介绍了适用于能力提升工程的课程资源,同时就融合办法、流程以及机构的支持等问题做了详细解释,为各地教育行政单位和教师培训机构选用提供了更多的资源选择空间。在“各地市案例展示与交流”模块,学员们从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诊断测评、混合培训模式、本地化资源研发、校本研修的开展、示范区,实验校建设、培训测评、发展测评、送教下乡等方面“晒”出各省推荐的地市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亮点。

最后,闫寒冰教授听取地市(县)代表的优秀实施案例,进一步强调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的目标和核心任务,鼓励大家在借鉴优秀案例的基础上,要勇于创新,把今年的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任务落实好。

通过这次研修,与会人员学习了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的优秀案例,辨清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中的重难点,提高了对能力提升工程的认识和管理水平,理顺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思路,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为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奠定了基础。